法官協會不滿總統蔡英文在520就職、日前司改國是會議籌備會議連番指出「司法無法親近人民、不被人民信任」、期許司法不要發生「有錢判生,無錢判死」。令許多法官火大了,今(30)天上午從法官協會臉書發聲明稿,批評小英以政治語言「斲傷司法尊嚴」用「超低標準」期許司改,等於宣判台灣司法「死刑」。
中華民國法官協會指出,司法確有改善空間,法官們願意接受理性改革,努力處理好每個司法案件,但是希望這些政治語言「適可而止」,希望小英具體指出那個案件讓她感受到「有錢判生,無錢判死」?
法官協會聲明指出,若任由政客及媒體長期過度扭曲司法,將造成人民打從心底對司法不信任,任何判決將被輕易否定,屆時司法制度將真正瓦解。以後若發生總統選舉產生票數爭議,或是市井小民被惡房東欺凌的狀況,將沒有人民信賴的法院可主持公道,人民將為此付出代價。
中華民國法官協會聲明全文:
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就職,總統在篇幅有限的就職演說中,提到「司法無法親近人民、不被人民信任、司法無法有效打擊犯罪,以及司法失去作為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功能」等語;11月25日,「司法國是會議」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,昭告新政府的司法改革正式啟動,為表達重視而親自擔任主席的蔡總統,再次殷切「期許」司法不要發生「有錢判生,無錢判死」的情況。這短短幾句話,雖然贏得如雷掌聲,卻無疑向世界宣判了臺灣司法「死刑」!
當演說激情過後,我們不禁要問,上述言詞對於那些曾經冒著危險逮捕嫌犯的第一線警調人員,那些日以繼夜偵查、代表國家追訴犯罪的檢察官,以及犧牲家庭、健康從事審判的法官而言,算是什麼?
對於每年數百萬透過法院捍衛權利的人民而言,他們拿到的勝訴判決該算什麼?對於那些動輒要在媒體面前向司法提告捍衛權益的政治人物而言,這又算什麼?
蔡總統身為法律人的一份子,不可能不瞭解司法人員長期以來的默默付出,以及每年仍有百萬件案件湧入法院,而我國司法始終穩定、有效且持續地運作,由另一個面向來維繫社會安定。毫無疑問地,當司法制度出現弊端,必定需要改革,這同樣是身處第一線審判工作法官們的共同認知。
可惜,蔡總統並沒有進一步告訴我們,究竟是什麼樣的具體案例,讓她感受到我國司法存在「有錢判生、無錢判死」的危機感,以致於在邁開司改腳步的重要時刻,應該以「司法不能發生『有錢判生,無錢判死』」這類超低標準來期許司改,上述演說內容,不僅斲傷司法尊嚴,更無疑是百分之百的政治語言。
在臺灣,政治人物慣於使用政治語言來掩飾施政績效不彰或博取媒體曝光,人民也習以為常,司法機關面對這類政治攻訐也往往沈默以對。無怪有人說消費司法是最廉價的政治語言,也許效果有限,卻絕不會有副作用。但結果真是如此?所謂的廉價、無副作用,只是單從利用政治語言的政客個人利害得失觀察,若改從全民利益角度來看,恐非如此。
倘若任由政客及媒體長期且重複地過度、無理消費、扭曲司法,恐將使人民對國家司法從單純印象上的不信任,徹底轉變為打從心底的不信任,一旦如此,任何法院的判決將被輕易的否定、不服從,優秀司法人員也因無法獲得相應的尊重與肯定而紛紛求去,屆時司法制度將真正瓦解。
到了這一天,如果總統選舉面臨票數爭議,將無「人民信賴」的法院可以一搥定音;一旦市井小民被惡房東欺凌,將無「人民信賴」的法院可以主持公道,人民只能自力救濟,這難道不是代價、副作用嗎?
司法是國家提供給人民最重要的服務之一,這項服務,永遠存在提升改進的空間,面對處於使用者地位的人民,司法當然需要謙卑的接受意見、勇於面對批評,但對於無限上綱的攻訐、詆毀或無理要求,卻不能選擇沈默以對,更不能「欣然接受」。
我國的司法確實仍有改善空間,但絕不是部分政治人物或政客,甚至是少數名嘴口中那般「不堪」,這樣的辯護不是出於傲慢,而是來自最深沈的痛心。身為講求證據、真實的司法人員,我們不願口中喊著謙卑,卻心存傲慢,我們希望更努力的把每一個司法案件處理好,讓每年數百萬進入法院的案件都能獲得妥適的判決,並接受理性的改革,至於那些政治語言,或許可以凝聚一時的改革能量,但請適可而止吧!